就地取材解释和造句

单字含义解释来自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就地取材的近义词反义词

就地取材「jiù dì qǔ cái」: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拼音笔画字义
jiù12日常的“就”字,有很多个不同的含义:;关联词:一……就……;动词(接近文言):高不成低不就;(3)介词:就理(讲理);(4)副词:我就要吃糖;(5)连词:就算他做的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
dì,de6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杜甫《越女词》;地;(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与天相对;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8字,左边是“耳”指耳朵。右边是“又”字,象形字表示“手”,本义:右手。古时候人类狩猎和采集野果时多使用自制的耙子,这样既快又省时,后来简化成手形,因耙子是根据手的形状发明的。做任何事物都需要手和耳朵的帮助。“手”触觉的一部分,“耳”听觉,先听到则领悟与心脑的能力倍增。洞察力的来源,开窍于耳。心静时能养脑,元气充足,观察力来源于眼,闭目时,人能养神。手能帮助人做很多精巧的工作,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手和耳是心与脑的好帮手。取:,从耳从又。执,捕罪人也。在古代战争中,胜利者常把打败一方的俘虏或战死者的耳朵割下来。取的本义是攻下、夺取,引申为执、拿等。获者取左耳。——《周礼》
cái7基本意思是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

就地取材解释:

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示例】:且此间风气不愿延请外省纂修,~,安得人人班、马? ◎清·刘坤一《复李少荃中堂》

就地取材造句:

1、林区的小学校要做桌椅板凳,可以就地取材

2、采摘园里,妈妈就地取材给全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3、我们厂这批技术骨干,全是通过就地取材、委托代培等办法培养出来的。

4、这座工厂完全是就地取材兴建起来的。

5、这家乡镇企业就地取材,生产竹编工艺品,产品远销国外。

6、乡镇办企业,要注意就地取材

7、在大森林旁边修建房屋,就地取材,这样可以节约很多钱。

8、在做实验的时候我们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才方便。

9、本山取土,就地取材,不久一座工厂就出现了。

10、这些水资源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就地取材,而且是可以再生的.

11、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

12、就地取材的农村建筑,如人们在浙江武义山区的农村中所见,在江南地区是有代表性的。

13、2008年,第一栋就地取材的生态小屋在矿石场上拔地而起。

14、与哈尔滨冰雕从松花江“就地取材”不同,这里所有的冰块都是人造冰。

15、可就地取材,采撷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中草药捣烂外敷。

16、那时,上山打猎,出远门做活儿,不便带锅带碗,只能就地取材煮制竹筒饭。

17、钓具通常是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18、村民盖房子,很少从外面购料,多是就地取材,全部用石料。

就地取材出处:

清·李渔《笠翁偶集·三·手足》:“噫,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就地取材,但不失立言之大意而已矣。”

就地取材接龙:

材能兼备备而不用用心良苦苦不可言言不及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文并茂茂林修竹竹篮打水水土不服服服贴贴

名字在线测试

性别:
开启真太阳时-准确计算出生地生辰
请输入正确名字
请选择省市
请选择性别
请选择出生时间,时分默认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