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解释和造句

单字含义解释来自说文解字、康熙字典。 不平则鸣的近义词反义词

不平则鸣「bù píng zé míng」: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拼音笔画字义
4其本义为名词,指未经缔结构造而直接使用的树杈上的原始巢居;后引申为禁止、不要,还可表示不是、非等,以上读作bù;“不”借为“否”时,读fǒu。
píng5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均等:~大雪纷飞。抱打不~。公~合理。3、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安定、安静:~安。~服。5、治理,镇压:~定。6、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和好、讲和:“宋人及楚人~”。8、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往常,一向:~生(.从来;.终身)。~素。;0、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姓。;2、〔~假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3、古同“评”,评议。
6从贝从刂。〈名〉;(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则,等画物也。——《说文》则,法也;则,常也。——《尔雅》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管子·七法》均守平则。——《周礼·大司马》法则以驭其官。——《周礼·太宰》掌则以逆都鄙之治。——《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管子·形势》(3)又如:则天(以天为法,治理天下);则度(法度);则效(则象。效法)(4)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坤》作坠势,高下九则。——《汉书·叙传下》。颜师古注引刘德曰:“九州土田上中下九等也。”(5)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6)标准权衡器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史记》
míng8基础释义;鸟兽或昆虫叫:~啭。~唱。~叫。~禽。鸟~。;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响。~奏。孤掌难~。;声明,发表意见、情感:~谢。~冤。百家争~。;闻名,著称:“以文~江东”。

不平则鸣解释: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屈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示例】:“~”,看看现时的情况,难怪学生们厉声疾呼——革命、救国。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不平则鸣造句:

1、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2、出了事情,不平则鸣,群众在下面说话,你压得住吗?

3、世人惟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

4、自古就有不平则鸣这句话,对不公的事,我就是要说两句!

5、不平则鸣,这是人之常情。小罗受了委屈,发几句牢骚,完全可以理解。

6、我是一个人民代表,不平则鸣,反映市民要求,这是我份内的事。

7、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8、“物不平则鸣”织就了中国人侠客情结的历史根源。

9、物不平则鸣,这位考生发出了“公平、公正到哪里去了”的强烈质疑。

10、不平则鸣诉近邻,声声激荡中华魂。

11、大凡物不平则鸣,何况人乎?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12、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13、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14、乱世春秋,又有多少英豪崛地而起!不平则鸣

15、不过,他们疾恶如仇,不平则鸣,拥有高贵的同情心,强烈的正义感。

16、不过,言归正传,换位思考,物不平则鸣

17、圣上,臣听说,物不平则鸣,士有怨而发。

不平则鸣出处: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不平则鸣接龙:

鸣凤朝阳阳春有脚脚踏实地地尽其利利令智昏昏镜重明明人不做暗事事必躬亲亲如骨肉肉麻当有趣趣舍有时时不再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善门难开开合自如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知人知面不知心心花怒放放长线钓大鱼

名字在线测试

性别:
开启真太阳时-准确计算出生地生辰
请输入正确名字
请选择省市
请选择性别
请选择出生时间,时分默认零点~